2020/2021 ASIA DESIGN AWARD
ADA年度亞洲設計大獎獲獎名單
年度設計大獎
項目名稱 | 空間類別 | 機構名稱 | 主創設計師 |
遼東灣創意館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沈陽建筑大學天作建筑研究院 | 王靖、張伶伶、 趙偉峰、孫悅岑、 焦洋、張帆 |
中國土家泛博物館摩霄樓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武漢華中科大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漢和創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林榔木建筑 | 李保峰、羊青元、 萬順、楊鵬鵬、黃晶 |
江門市濱江體育中心 | 城市綜合體與城市 |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孫一民 |
薩馬蘭奇紀念館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ARCHILAND筑土國際 | MORTENHOLM、陳璞 |
南沙青少年宮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劉藝、王玨 |
光明高新園區公共服務平臺項目 | 辦公建筑與空間 | 筑博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馮果川、劉曉英、 鐘喬、熊桂林 |
西安太白無山居藝術酒店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澳大利亞IAPA設計顧問有限公司(IAPA PTY. LTD. ) | 彭勃 Paul Bo Peng |
深圳市龍華第三小學 | 建筑裝配式與設計 | 香港元遠建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朱競翔 |
洛陽國花園文創園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廣州圖岸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朱亦民 |
重慶涪陵816小鎮軍工陳列館(816地下核工程配套廠區改造)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Lab.C.工作室 | 褚冬竹、李傳波 |
眉山東坡書院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廣州市冼劍雄聯合建筑設計事務所 | 詹濤 |
年度設計人物
姓名 | 工作單位及職務 |
張伶伶 | 沈陽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 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沈陽建筑大學天作建筑研究院 主持人 |
李保峰 | 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 |
孫一民 |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勘察設計大師,長江學者 |
MORTENHOLM | ARCHILAND筑土國際 合伙人、設計董事, 資深規劃師 |
劉藝 |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 總建筑師 |
馮果川 | 筑博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執行首席建筑師 |
彭勃 | 澳大利亞IAPA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董事總經理、總設計師 |
朱競翔 | 香港元遠建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董事 香港中文大學建筑學院 副教授 |
朱亦民 | 廣州圖岸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創始人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副教授 |
褚冬竹 |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 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
詹濤 | XAA建筑事務所 合伙人 詹濤工作室 主持建筑師 |
年度設計機構
機構名稱 |
沈陽建筑大學天作建筑研究院 |
設計聯合體: 武漢華中科大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漢和創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ARCHILAND筑土國際 |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筑博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澳大利亞IAPA設計顧問有限公司(IAPA PTY. LTD. ) |
設計聯合體: 香港元遠建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廣州圖岸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Lab.C.工作室 |
廣州市冼劍雄聯合建筑設計事務所 |
思考與探索獎
項目名稱 | 空間類別 | 機構名稱 | 主創設計師 |
北京保利摺園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筑博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楊為眾、夏翀、 唐代文 |
浙大二院新院區 | 健康建筑與空間 | 艾奕康設計與咨詢(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徐月輝 |
印度SCB大學附屬醫院 | 健康建筑與空間 | 艾奕康設計與咨詢(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徐月輝 |
都市綠丘,芳華東站一一廣州東站地區城市景觀及環境設計國際咨詢 | 城市綜合體與城市 | 深圳市華陽國際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黃曉雷、韋鴻雨、吳奕非 |
蘇州華潤 · 星港灣壹號 | 居住建筑與空間 | 深圳奧雅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崔祎 |
廈門湖里社城中村藝術介入模式研究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廈門夕四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 | 羅強強 |
Volcano & Intelligence/火山與理智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Lab.C.工作室 | 褚冬竹 |
光明科學城中心區城市張之楊設計 | 城市綜合體與城市 | 深圳市局內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 張之楊 |
深港開放創新中心 | 產業建筑與空間 | 施耐德舒馬赫(天津)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 米歇爾·舒馬赫 |
騎力村黨群中心兼歷史文化館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杭州森上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章鈞添、孫鴻斐 |
IUCN·無止橋社區式環境教育中心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北京交通大學無止橋團隊 | 潘曦 |
琶洲立體公園 | 辦公建筑與空間 | 廣州市設計院、廣州設計工場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園林建筑規劃設計院、廣州市公用事業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 李德民、歐陽志堅、鄺偉權 |
重慶中鐵安居冠子山文旅度假酒店 | 健康建筑與空間 | 上海方大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方大設計 |
青云水口圍酒店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廣東黑松鼠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北京東方華太建筑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分公司 | 齊勝利、陳海利 |
上海仁恒浦東新區三甲港商業街區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上海方大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方大設計 |
紫泥十二門無界社區 | 居住建筑與空間 | 扉建筑 | 米笑 |
推動產業與行業發展大獎
項目名稱 | 空間類別 | 機構名稱 | 主創設計師 |
華潤小徑灣貝賽思國際學校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筑博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鐘喬、蕭穩航、黃昕 |
無界之廁 | 健康建筑與空間 | 筑博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鐘喬、黃昕、蕭穩航 |
鄭州臨空生物醫藥園 | 產業建筑與空間 | 北京聯合維思平建筑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 | 吳鋼、陳凌、譚善隆 |
杭州中梁沐宸院 | 居住建筑與空間 | 上海方大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方大設計 |
SMART BOX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廣州園丁鳥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 唐色芳 |
巽美術館空間設計方案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佛山市順德區巽美術館 | 簡俊凱 |
深圳前海法治大廈 | 辦公建筑與空間 | 施耐德舒馬赫(天津)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 米歇爾·舒馬赫 |
莫干山郡安里度假酒店主樓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JADE+QA再綠建筑咨詢(上海)有限公司、深坑建筑設計香港有限公司 | Martin Jochm an、Kio na.W 王清 |
廣州頤園接待中心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廣州圖岸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朱亦民 |
羅湖漁民村綜合改造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深圳市局內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 張之楊 |
十堰市鄖西縣沙溝田園綜合體(仙河灣景區) | 生態建筑與空間 | 農道(成都)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 李明初、舒顯勝、李江楠、唐玉磊、劉洪川、唐光明 |
虹越園藝社區 | 居住建筑與空間 | 杭州森上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章鈞添、孫鴻斐 |
有在酒店 | 居住建筑與空間 | 有在酒店 | 王飛、王楠 |
老兵工酒店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上海微建建筑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 宋微建 |
優秀創作獎
項目名稱 | 空間類別 | 機構名稱 | 主創設計師 |
西安樓觀臺道教文化展示區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屈培青、徐健生、于新國 |
柳州白露片區城市展覽館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廣州市冼劍雄聯合建筑設計事務所 | 詹濤 |
深業泰然大廈 | 產業建筑與空間 | 筑博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馮果川、Laura Belevica、劉標志 |
西安灃東文化中心-望周暨OCAT西安館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澳大利亞IAPA設計顧問有限公司(IAPA PTY. LTD. ) | 彭勃 Paul Bo Peng |
廣東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華陽國際設計集團、廣州華地組環境藝術設計有限公司 | 何小欣、蘇平 |
烏斯河鎮中心幼兒園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廣州市東意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 肖毅強 |
陵江驛渡·三勝車渡服務站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重慶悅集建筑設計事務所 | 田琦、李駿、何飆 |
阿麗拉烏鎮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大象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陸皓、張迅 |
宿州城市規劃展示館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深圳市歐博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 毛冬、丁榮、王石、周一 |
運河美術館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普羅建筑 officePROJECT | 常可、李汶翰 |
廣西崇左秘境麗世度假村及別墅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天萌國際設計 | 陳宏良 |
澤森美術館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廣州集美組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 林學明、李思露 |
碧山工銷社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上海漢室商業空間設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沈潤 |
汕尾度假別墅 | 居住建筑與空間 | 扉建筑 | 黃毅 |
技術與工程貢獻獎
項目名稱 | 空間類別 | 機構名稱 | 主創設計師 |
廈門保利叁仟棟 舞墅 | 居住建筑與空間 | 筑博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楊為眾、萬文輝、 夏翀 |
中糧亞龍灣龍溪悅墅 | 生態建筑與空間 | 深圳市駿地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張嶸 |
新開發銀行總部大樓 | 辦公建筑與空間 | 華東設計研究總院創作中心、創羿(上海)建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 黃秋平、黃巍、楊燚 |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 產業建筑與空間 | 深圳市歐博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 JEAN PISTRE、馮越強、宋國鴻 、楊光偉 |
龍城廣場南廣場屋頂構筑物 | 建筑裝配式與設計 | 深圳市局內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 張之楊 |
天拖城市更新 | 城市綜合體與城市 | ARCHILAND筑土國際 | 田琨、趙勁松、魏宇飛 |
米蘭學院室內設計項目 | 辦公建筑與空間 |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郝纓、PierluigiSalvadeo、周志軍、田倩倩 |
南方同創匯改造項目 | 辦公建筑與空間 | 廣州天成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劉一瑋 |
粵劇藝術博物館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
江剛、郭謙、許瀅、黃關子、郭奕輝、 高偉 |
南京綠色燈塔 | 生態建筑與空間 | ARCHILAND筑土國際 | MORTENHOLM、陳璞 |
深港雙年展閃建學校教室模塊 | 建筑裝配式與設計 | 廣州圖岸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朱亦民 |
蘇州綠地香港太湖朗峯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上海方大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方大設計 |
前海卓越金融中心 | 辦公建筑與空間 | CTG城市組 | 潘向東 |
提名獎
項目名稱 | 空間類別 | 機構名稱 | 主創設計師 |
廈門世茂廣場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伍茲貝格建筑設計咨詢(北京)有限公司 | 翁捷 |
泰康西南醫學中心 | 健康建筑與空間 | 艾奕康設計與咨詢(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徐月輝 |
健康織城,活力之芯一一東莞大朗15分鐘生活圈建設方案 | 健康建筑與空間 | 深圳市華陽國際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曾斌、張銘浩、宋海燕 |
北京默凝天使角口腔診所 | 健康建筑與空間 | 中海怡高建設集團設計研究院 | 葉顥堅 |
西哈努克港太子大酒店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深圳市廣田建筑裝飾設計研究院 | 趙力行 |
重慶南國天驕售樓部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深圳市聚創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 楊飚、刁勇明、李慶磊 |
景德鎮下窯學校建設項目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廣州天成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劉一瑋 |
海南生態智慧新城——數字?科技?綠野 | 城市綜合體與城市 | 意廈國際規劃設計(北京)有限公司 | 陳若曦 |
中洲未來實驗室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QUAD擴道建筑設計服務事務所 | 朱嘉榮 |
2021揚州世園會大師園“折隅·花園”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PMA設計事務所,Plasma Studio | Eva Castro、王川 |
寶安區人民醫院整體改造工程(二期)(可研及設計) | 健康建筑與空間 | 深圳市嘉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歐陽金瑞、張璇 |
黃埔灘超跑俱樂部概念性方案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沈磊工作室 | 何子昕 |
金蓮湖中心島書畫苑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風格建筑空間設計(廣州)有限公司 | 陳維揚、張林雄 |
江門華發四季項目 | 居住建筑與空間 | 廣州華發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 呂學軍 |
細水長流——瓦建筑材料體驗館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廣州方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 陳貞謀、丁恩環、周子鵬、汪菲 |
徐州三盛君道中城銷售中心 | 居住建筑與空間 | GLC(中國) | 劉雪巍 |
保利江門國際廣場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GLC(中國) | 李小霖 |
恒盛大廈:建筑設計 | 辦公建筑與空間 | 廣州建筑裝飾集團有限公司 | 黎寧、伍嘉暉、吳劍聰,周柏濠,唐瑭 |
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 | 城市綜合體與城市 | 上海風語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金鐘 |
游“山”望水 ——未來的中國園林 | 居住建筑與空間 | 未嗯(重慶)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 魏皓嚴、郭屹 |
富春未來城中鷹科技中心 | 辦公建筑與空間 | 杭州市城建設計研究院 | 萬凌 |
金輝—佛山南莊售樓處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金輝集團 | 林秀樂 |
即墨古城君瀾度假酒店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廣州集美組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 陳向京 |
保利玥上海棠展示中心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廣州集美組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 曾沐川 |
陶瓷與空間獎
獎項 | 項目名稱 | 空間類別 | 機構名稱 | 主創設計師 |
金獎 | 都團公共服務中心 | 陶瓷與空間 | 三文(北京)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 何崴 |
青島地鐵8號線紅島火車站藝術品 | 陶瓷與空間 | 廣州集美組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 林學明、李思露、曹露瑤 | |
銀獎 | 北京保利摺園 | 文化建筑與空間 | 筑博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楊為眾、夏翀、唐代文 |
青島地鐵1號線仙家寨站藝術品 | 陶瓷與空間 | 廣州集美組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 林學明、李思露、曹露瑤 | |
新開發銀行總部大樓 | 辦公建筑與空間 | 華東設計研究總院創作中心、創羿(上海)建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 黃秋平、黃巍、楊燚 | |
銅獎 | 虹越園藝社區 | 居住建筑與空間 | 杭州森上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章鈞添、孫鴻斐 |
重慶南國天驕售樓部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深圳是聚創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 徐月輝 | |
北京平安麗澤銷售中心室內設計 | 辦公建筑與空間 | 上海駿地建筑設計事務所股份有限公司 | 方曉燕 | |
素光·流 | 居住建筑與空間 | 管蕓蕓建筑設計事務所 | 管蕓蕓 | |
H Skin Care皮膚管理中心+擴建 | 商業建筑與空間 | 廣州文水臺室內設計有限公司(佛山文治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 劉文治 |
年度伯樂獎
姓名 | 工作單位及職務 |
漆平 | 廣州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副教授 華陽國際設計集團 顧問總規劃師 |
鄧建國 | 廣州立達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總經理 |
說明:
1、獲獎機構如有發現名單信息出入或補充,請聯系組委會修改,確保最終制作正確信息的證書和獎杯。
2、獲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后。
評委會成員(備注:排名不分先后)
Prof. Guido Giacomo Bondielli
圭多·邦德利 教授
意大利知名建筑師
佛羅倫薩大學建筑學院、設計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
意大利圭多·邦德利建筑師事務所(GBA)和ARCHITECTURAL LINE SRL建筑師事務所 :創始人&總建筑師
上海金茂大廈聯合主創建筑師
2010·上海世博會 意大利館展覽館建筑師
1994年圭多先生創立了圭多·邦德利建筑師事務所GBA,并于2013年創立ARCHITECTURAL LINE SRL建筑師事務所,致力于綠色、節能、環保型現代建筑的設計和研究。主要承接國際大型公共地標式建筑設計,會展場館,博物館,藝術館,商業綜合體,別墅、住宅、公寓設計,城市規劃,園林景觀設計和室內設計等。
圭多先生四十多年的建筑創新實踐成就,為業內所推崇。他所堅持的設計理念,更為當代建筑設計樹立了典范。他倡導建筑設計要打破室內與室外的界限,讓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穿插互動,把綠化引入室內并與建筑相結合,給人以最舒適自然的環境,辦公居住的同時能享受如公園一般的優美自然、無壓力的環境。他還提出現代建筑一定要有雕塑的藝術美感,內外空間都要流暢有動感,一個流暢鮮活的空間才是一幢有生命力的建筑。圭多先生非常重視先進的高科技環保新材料在現代建筑中的應用,他提出要運用最先進的環保新材料和高科技建筑技術來做現代建筑設計的科學理念。
Prof. Michael Schumacher
米歇爾·舒馬赫 教授
施耐德+舒馬赫設計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德國漢諾威大學建筑學教授
德國建筑師協會BDA理事
德國建筑師與工程師協會AIV理事
1988 與提爾.施耐德共同創辦施耐德+舒馬赫建筑事務所;
2000 法蘭克福施塔德爾建筑藝術學院講師;
2004-09 聯邦德國建筑師協會黑森州主席;
2007 德國漢諾威大學教授,建筑設計與構造研究所主任;
2015 德國漢諾威大學建筑學院院長;
獲獎作品:
德國施塔德爾博物館擴建工程
2013年密斯·凡·德羅歐洲當代建筑獎提名;
2013年最佳建筑師獎;
2016年美國建筑獎,文化類建筑,白金獎;
高速公路教堂
2014年密斯·凡·德羅歐洲當代建筑獎提名;
2014年聯邦德國黑森州創新+文化建筑獎
2016年美國建筑獎,文化類建筑,金獎;
美因茨新校園大橋
2017年國際建筑獎;
Prof. Rafi Segal
拉菲·西格爾 教授
麻省理工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副教授
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本科/碩士
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未來城市集體實驗室(fuc.mit.edu) 主任
主要與共同著作:
“散布城市”,《建筑設計》,2008;
“領土——島嶼,難民營和烏托邦其他州”,柏林藝術博物館,2003;
以及“平民職業”,《Babel,Verso》 2003,
代表作品:
Ordos 100項目的“003別墅”;
阿什杜德藝術博物館;
耶路撒冷以色列國家圖書館的獲獎提案(一等獎);
“Bight:沿海城市化”——由區域規劃協會委托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多尺度城市設計項目
作品展覽:
Storefront for Art and Architecture;
柏林藝術博物館;
鹿特丹Witte de With;
威尼斯建筑雙年展;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以及香港/深圳城市雙年展。
Mr. Ole Bouman
奧雷·伯曼 先生
設計互聯館長
前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2013-14)創意總監
曾擔任前深港城市雙城雙年展(UABB 2013-14)創意總監
曾與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和馬克?威格利;(Mark Wigley)共同創辦了《體量》(Volume)雜志
曾在2006年至2013年間擔任荷蘭建筑協會(NAi)會長
他曾參與策劃2000年第三屆歐洲宣言展 (Manifesta 3)、以及參與在深圳、威尼斯及圣保羅舉辦的大型建筑雙年展展覽。
他曾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 及香港大學教授建筑與設計。
代表著作:
《看不見的建筑》
《無處不在的中國》
《后果建筑》
Prof. VICEN? MUTGE BARCELO
文森·穆奇·巴塞洛 教授
零能耗建筑專家
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UPC)| 教授
巴塞羅那建筑與可持續研究中心(A&SB)| 中心負責人
巴塞羅那大學建筑學院(ETSAB)| 建筑師
BIM 6D | 開發伙伴
國際期刊《Environmental Forensics》編委會 | 委員
西班牙政府環境保護部門 | 專家委員
研究:
在建筑和可持續城市化領域完成多項深度的課題研究;
教學:
針對學生背景提供UPC大學研究生學位課程;
成果及獲獎:
被動式房屋設計 | 最佳科技獎 PassivHaus | 2014;
中型可持續房屋設計 | 哥斯達黎加GAM競賽第二名 | 2011;
加泰羅尼亞建筑室勛章 | 表彰對建筑設計領域和設備耗能計算的貢獻 | 2010。
趙 健 教授
上海大學博士生導師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副會長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2010廣州亞運會整體視覺形象及景觀系統設計專家組組長、2011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整體視覺形象系統設計專家組組長、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館展覽展示專家組成員
王 昀 教授
中國藝術家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副院長
北京大學建筑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ADA研究中心現代建筑研究所主持人
作品涵蓋建筑、雕塑、壁畫、油畫、空間裝置等,
第13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及國內外多項建筑和藝術展參展。
出版有《劃痕》、《聚落平面圖中的繪畫》《王昀》等個人繪畫和建筑設計作品集。
肖毅強 教授
工學博士,教授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
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之設計科學實驗中心主任
東意建筑工作室主持人
全國高校建筑學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建筑數字技術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園林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住宅與城鄉建設廳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專家委員會成員,廣東省高校美術與設計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生態城鎮建設產業創新技術聯盟”理事長,《南方建筑》雜志副主編,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1997年1999德國DAAD訪問學者;
長期從事建筑設計、建筑設計結構選型、綠色建筑等方面教學工作,科研與設計實踐,關注綠色建筑、生態景觀及城市設計。近年主持包括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作為主要成員兩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4,2018),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2013,2017);獲2016年中國建筑學會中國建筑設計獎教育獎(2018),2017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7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設計項目獲2013年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作銀獎,2011年廣東省注冊建筑師優秀建筑創作獎一等獎,2014年廣州市綠色建筑設計優秀獎二等獎, 2017年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2017教育部工程勘察設計三等獎等。
李曉峰 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建規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東南大學博士
《新建筑》主編
HUST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負責人
教育部高校建筑類專業教指委建筑學分委會委員
中國建筑學會民居建筑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研究方向:
聚落與鄉土建筑研究;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地域建筑設計研究。
成果及獲獎:
主持國家自科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住建部鄉村振興項目2項;省部級其他課題十余項。已出版《鄉土建筑跨學科理論與方法》、《兩湖民居》、《峽江民居》、《湖北傳統民居》等著作7部,發表論文80余篇。獲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獎(2014);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和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湖北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18);華中科技大學師表獎(2011);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全國設計競賽獲獎。
李翔寧 教授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長江學者青年學者
知名建筑理論家、評論家和策展人
哈佛大學客座教授
任中國建筑學會建筑評論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國際建筑評論家委員會委員
國際建筑雜志Architecture China主編
曾在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東京工業大學、UCLA等大學任教
他擔任PLAN、Le Visiteur等國際刊物編委
擔任密斯凡德羅獎歐盟建筑獎、CICA建筑寫作獎、PLAN建筑獎、西班牙國際建筑獎等國際獎項評委
曾擔任米蘭三年展中國建筑師展、哈佛大學中國建筑展、深圳雙年展、西岸雙年展、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等重大展覽的策展人
2017年釜山建筑文化節藝術總監和2018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策展人
近期著作:
Made in Shanghai,Shanghai Regeneration,Towards a Critical Pragmatism: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 China等。
馮 原 教授
美術碩士、建筑學博士
中山大學人文社科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
中山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藝術設計與創意產業系主任。
從事視覺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評,涉獵的領域包括視覺藝術、設計與建筑、城市與地域文化等,也從事空間設計、公共藝術創作,觀念藝術創作和創意策劃、策展實踐。主講課程《視覺文化批評》入選教育部首批二十門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也被列為國家第一批精品視頻公開課程。有專著《樣式的對策:建筑的符號生產及其象征的邏輯》、《被壓迫的美學:視覺表象的文化批評》等。
參展:
2015年,富貴建筑學——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 PRD2。0 深圳蛇口
2015年,符號化驗室:兩個未實現的歷史胚胎——再影像:光的現代性 湖北美術館 武漢
設計:
2005年,廣州市行人導向標識系統設計 ——廣州
2010年,廣東省立綠道導向標識系統設計——廣東省
公共藝術:
2010年,“風動紅棉”活動景觀雕塑——廣州亞運會
2016年:“衣山缽影”創意景觀雕塑——廣東韶關
策展:
2010年:廣東主義——種地方性的博物志 廣州扉藝廊與香港藝穗會
2012年,廣東畫院第四屆學術提名展:公民——中國油畫中的社會關懷 廣州藝博院
2018年:天園地方:楊培江的視覺之野 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
年度亞洲設計大獎總顧問
余英 先生
融創中國執行總裁
年度亞洲設計大獎高級顧問
羅建河 先生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副總建筑師
張南寧先生
廣州市設計院顧問、教授級高級建筑師
黃文杰先生
廣東省商業地產投資協會會長
漆平教授
廣州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華陽國際顧問總規劃師
趙紅紅教授
廣州城市學院建筑學院院長
王曉光先生
廣東省美術設計院院長
倪陽先生
深圳極尚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
吳琨先生
AECOM華南區規劃與景觀負責人、設計總監、廣州分公司總經理
頒獎典禮信息將于近期公布,敬請期待!
在此,組委會對參與本屆ADA年度亞洲設計大獎的所有參賽單位、評委團、顧問團以及戰略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祝賀獲獎機構和參與項目的設計師。ADA年度亞洲設計大獎是亞洲設計學年獎(2003-2021),全球高等設計院校學術和專業交流平臺向建筑產業和工程行業的自然延伸,在更廣闊的視野下探索設計的更多可能。此處亞洲的概念也不是地域的和區域的,而是全世界學界和業界在亞洲尤其是中國的設計思考和工程實踐。